第17章 登基

焚琴煮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当朱允文的退位诏书如同惊雷般在朝廷中传开,那群身居文官之位的士人们,恍如被重锤击中,心如刀绞。他们曾视建文帝为明主,一心期望在他的治下实现儒家理想,然而此刻,却如丧考妣,泪水滂沱,哭泣之声不绝于耳。

    但政治的风云变幻莫测,即便是最深沉的悲痛,也无法阻挡他们对未来的筹谋。这些文官们,在擦干眼泪之后,便开始秘密商议,寻求推举新皇的最佳策略,以期在新朝中占有一席之地,分享那拥立的赫赫功劳。

    然而,在这场靖难之变中,亦有一些官员选择了与建文帝共进退,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二字。

    龚泰,这位英勇的官员,在禁宫之外奋力营救建文帝,却最终被重重阻碍所困,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投城而死,以身殉国。

    连楷,他挺身而出,试图行刺朱棣,虽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勇气与决心永载史册。

    魏冕、邹瑾、张安国、丁志方、高巍,这些名字,也许在史书中并不显赫,但他们在建文帝落难之时,选择了自尽,以死明志,他们的忠诚与节气,令人肃然起敬。

    朱棣,这位即将登临帝位的男人,他的心中或许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和对胜利的喜悦,但他也明白,这些为建文殉节的官员们,虽然与他为敌,但他们的忠诚与勇气值得尊敬。

    因此,他下令收敛这些官员的尸体,交还给他们的家人,并赐予了一定的安葬费用。对他而言,这些官员的抗争虽然无异于螳臂挡车,但他们的气节与忠诚却值得铭记。

    而一些地方文官,主要是京畿附近的,一方面出于礼法观念对君上忠诚不渝。另一方面出于自身阶级的考虑,不愿意国策偏离照顾文官系统的做法,所以孤注一掷的招募民军,但是在朱棣军队的强大战力下,犹如插标卖首!

    文武百官不管自愿或者不自愿纷纷上书拥立朱棣为新君!尤以解、胡二人为最!

    朱棣没有搞什么三谦让的把戏,而是欣然接受,命解晋负责自己的登基大典,同时通知将徐妙云、徐妙锦以及姚广孝等人接到金陵!

    同时为了暂时稳住云南的沐王府,朱棣以朝廷的命令,要求沐家镇守边防,无旨意不得乱动!本来沐氏与朱标交好,是朱元璋的义子之一,对朱标一系颇为忠心,但是如今大势已去,加之朱棣也是马皇后抚养长大,与沐英感情也不错。与沐氏后人也较为熟悉,对此只能做壁上观!

    金川门,朱棣在这里迎接即将到来的徐妙云等人一行!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她们了,平时都是通过书信,徐妙云在信中提到了朱高炽,朱棣年仅40岁就已经做爷爷了,而朱高炽成熟了很多,已经能够帮助徐妙云处理北平的内政事务!为朱棣前线的战事的顺利进行给予了充分的后勤保障!

    当然信中也时有提到献上初吻的徐妙锦。自朱棣走后,妙锦好像并不关心前方战事,每当有人提到朝廷又派了几十万大军前来等等,徐妙锦对此的回答就是相信燕王一定能够赢!

    之前妙云有提过纳徐妙锦为侧妃的事情,徐妙锦说的是,自己之所以亲吻朱棣,是鼓励朱棣!不代表自己就会嫁给朱棣。徐妙云按照目前的礼法认为徐妙锦清誉有所影响!对以后婚嫁有影响,徐妙锦则不予回应!

    朱棣在回信中也从没有提过徐妙锦任何一言,对他而言,目前最最重要的还是政权交替

    一个车队缓缓驶入视野,徐妙云先从第二个马车上走下,她的动作轻盈而又不失尊贵。而紧随其后的车辆内,徐妙锦轻轻掀起帘子,一双明亮的眼眸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看到朱棣,徐妙锦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朱棣也微笑着向她挥手致意,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有千言万语在无声中传递。

    “直接去魏国公府。”徐妙锦轻声吩咐车夫,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路过徐妙云身旁时,她停下脚步,关切地说道:“姐姐,你去看大哥的时候,记得告诉我一声。”说罢也不停车直接就走了!

    徐妙云刚想开口解释,却被朱棣举手示意打断。他目光深邃地看着徐妙云,缓缓说道:“暂时不说这个,你先让车队去燕王旧邸。我们尚未登基,需要避嫌,而且皇宫还在清理之中。”

    徐妙云点点头,表示理解。她深知朱棣的谨慎和睿智,也明白此时不是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然而,她仍然忍不住问道:“那大哥呢?他现在怎么样了?”

    朱棣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他被软禁在冷宫之中。你放心,我不会伤害他。对于他们,我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处置方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就在这时,姚广孝也从车上走了下来。他走到朱棣面前,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恭喜燕王!”

    朱棣看着姚广孝,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回忆起当初在福记钱庄地下室与姚广孝的一番谈话,不禁感慨万分。如今,他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怎能不让他感到兴奋和自豪呢?

    “大师,你可信服?”朱棣笑着问道。

    姚广孝也笑着回应道:“当初就知道燕王的不凡,也敬佩于您的雄心壮志。如今燕王即将一展抱负,实在是可喜可贺!”

    朱棣点点头,长叹一声说道:“打天下易,坐天下难。我现在只是走完了科举考试的第一步,到达了贡院。这份试卷该如何做呢?”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同时也展现出他作为一位领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402年7月17日朱棣即皇帝位,但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封王妃徐氏为皇后。对靖难功臣进行了封赏。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如靖难初期因离间被贬的江阴侯吴高被再次起用,守大同);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保留,如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

    朱棣即位后发表了一通演说:“在这里,朕首先要向靖难期间牺牲的大明将士致哀!他们均是为了国家,奉命行事!任何人不得为难他们的家眷!同时,我麾下牺牲的将士都将追认为烈士!”

    “朕知道有很多人对朕很不看好,认为我虽然打仗赢了,但是不代表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朕想说的是未来会以实际说话,实践出真知!”

    “为更好的恢复生息,朕决定免除永乐元年的田赋,永乐二年则减半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