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明砖最新章节!
要说明朝哪里的春节最有气氛,当然属于明朝的北京城了。从永乐十九年,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北京一下就变得更热闹了,这个北京的新名字一下也符合了它的气质。
而百姓的过年和皇家的过年很不相同,除了富裕的百姓能买着鞭炮,吃着团圆饭,好好过年外,那些穷苦的百姓只要能在春节里吃上一口饱饭就满足了。
婉儿呢,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去和苏凤练着剑,练完剑后来回来。刚好在过年的前些日子,攒够了些银子,这些银子少部分是俸禄,大部分都是皇上奖赏的。
虽然我现在穿越到的是大明朝,说不要脸吧,难免还有些过不去,想想些日子就是除夕夜了,干脆在北京城里直接买座房子吧。果然做官还是有些好的,不然就像那些考不起官的一样,只能一辈子住在祖宗留下来的房子里。
今日婉儿和苏凤少侠告了一天的假,说陪我去看看房。
“柳堂,你那银子都够吗?我很好奇你这才当了还不到半年的官,怎么会有银子来买房了?”,婉儿好奇的问道。
“这啊,怎么说我也是个正五品官员,每天陪皇上弄多弄西,他高兴了不就赏给我了嘛。”,我道。
“好,那去看看。本姑娘都快等不及要看看新家长啥样了。”,婉儿高兴的道。
“好,那咱们就去看看。”,我道。
说完,我提着银子去北京买房了。
“客官,里面请。”,一房主在门外贴着招牌,坐在一旁等待着买主上门。
“你这房怎么卖啊?”,我问道。
“客官先进来看看吧,这房没七千两银子买不着的。”,这房主道。
“七千两?本姑娘当”,婉儿正说到一半时被我打住了。
“婉儿先看看吧,七千两的话就明年再买吧。”,我道。
“好。”,婉儿答应道。
房主带我们看了看他的房,总共有两层,还别说,虽然是住过了的,但这房子要是还存到现在肯定都能当上景点了。这房子真不错,虽然不比现代的好,但至少是个货真价实的木房子。
“二位客官看着还满意吧?”,房主问道。
“满意,就是你价太高了。”,婉儿说道。
“也不算高吧,这房可是我当初花好多银子买下来的。”,房主说道。
“那我能问下吗?”,我道。
“客官你尽管问。”,房主道。
“你之前也是当官的?”,我问道。
房主站在我前面看着我,犹豫了下道:“诶,不提往日事了。”
然后说完又看向了我,问道:“看客官这样,你也是当官的?”
“他是当官的,你之前也是当官的,你怎么卖这么多银子?”,婉儿道。
“实在不瞒二位,这家母现在患病在床,需要银子啊。这才迫不得已将我这做官一生才得来的宅子卖了。”,房主难过的道。
“什么病需要这么多银子?”,婉儿问道。
“诶,家母今年已经六十矣了,五脏六腑损伤严重,我这也怕她就这样离我而去了。”,说完这房主眼泪掉了下来。
看在他这么孝敬父母,我就能帮多少就多少吧,而且他这样子也不像是骗人的。
“那七千两就七千两吧,不过现在我只有六千两,剩下的每个来我这拿吧,您看成吗?”,我道。
婉儿看着房主,心里很是希望他能够答应,毕竟比起婉儿束龙寨的房屋这儿更棒。
“那二位想要的话,就这样吧,先拿着六千两去看看我娘吧。”,这房主道。
听到房主答应后,婉儿心里满是高兴,这么大的房子真的是很不错。
“好。”,我道。
“拿先去衙门签下地契和房契吧。”,房主道。
只要这地契和房契签好了,那这房子就是我的了。
到了县衙签好地契和房契后,这原先的房主拿着六千多两银子去给她娘看病了。
“婉儿这下房子就是我们的了,走去看看吧。”,我道。
“柳堂,你先去吧。我马上就来。”,婉儿道。
看她这样子也不知道她要去做什么,对她的安全来说,我是不用担心的,这些日子她应该和苏凤学得都差不多了吧。
我往那新房子走去了,婉儿也不知道往哪儿去了。
婉儿来到街上的一处,她去了一个摊位买了些肉和些面粉,就走着回来了。
我正在欣赏着这座新房屋的时候,婉儿逞我不注意从后面拍了我一下。
我回过头来,道:“婉儿,你拍我干什么,差点吓我一跳。”
婉儿笑着,然后手里拎着一挂肉和一包小麻袋提了上来给我看。
“你买做什么?”,我朝婉儿问道。
“你猜!”,婉儿笑着道。
“这也还没到过年啊?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呢。今日好像也不是什么节日啊。”,我道。
“你忘了?今儿是冬至。这下你知道我做什么了吧?”,婉儿道。
冬至?难道古代冬至也吃饺子吗?
“婉儿?你要做饺子?”,我道。
“猜对了,做饺子。都说啊冬至要吃饺子。”,婉儿道。
其实呢在明朝以前这种东西还没有统一叫做饺子,例如三国时这种东西叫做“馄饨”,后来知道明朝才把“馄饨”与“饺子”分开来。
“那你去吧,都好久没吃过饺子了。”,我道。
“好,你等着。”,婉儿拿着面粉和猪肉去厨房了,开始动了起来。
那关于冬至吃饺子一说,你们知道是怎么由来的吗?今儿逞婉儿还没做完饺子,我来说一说。
冬至吃饺子呢,据说饺子是东汉张仲景为了救治冻伤耳朵的百姓发明的,原名“娇耳”,虽然只是传说,但是并不是没有依据。根据考古发现,东汉时期的“庖厨俑”手边就有带有花边的形似饺子的食物,新疆吐鲁番也出土过几枚一千七百年前的饺子。不管是陶俑上的饺子还是出土的实物,都与现在的饺子相差无几,但是“饺”这个字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明朝才开始用,直至中后期才出现饺子一词。
今日,不管是皇家还是民间的百姓,只要有条件都会吃上热乎乎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