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淮入京

梦里闲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良弓记最新章节!

    孟小小有些惊讶地看着云雀,她没想到云雀会劝自己联合诸葛文燕劝和皇上和太子。

    以她身为庶母的立场,太子和皇帝之间的事,她不推波助澜挑拨离间已经是厚道了,去帮忙?

    她瞧了一眼正在跟两个弟弟玩在一起的长子,想到长子死得冤枉的生母,摸了摸自己已有七月的肚子,心中颇为不甘。

    “干娘,陛下虽将太子幽禁,却每隔一天就会到皇后那里过夜……”

    “哼,还不是因为皇后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个美貌的宫女献给了皇上……”

    “干娘,您要想想,宫里哪里就缺美人儿了呢?皇后找来的娇儿宫女,哪里又比越美人强呢?还不是皇上愿意给皇后面子吗?他终究还是向着皇后和太子的,既如此,干娘何不顺水推舟成就一番佳话?皇后与太子皆是好名之人,有了今日之事,他日又岂敢对干娘不好?”

    “这……”孟小小低下了头,确实如此啊……她是最了解皇上的,他虽对太子有不满,但并没有废太子之心,有的只是没能将太子放在自己身边教养的后悔。

    “太子毕竟还年轻啊。”按前世的标准,太子不过是个大一的男生,混蛋、叛逆,容易被外人影响,全都是正常现象,只要后期好好教育引导改正的机会很大,穿越帝想必就是这样想的,大齐朝总归是汉人的皇朝,太子身为嫡长子,绝对不是简单的政见与皇帝不同,就能取代的,再说了皇帝的惠民十策,确实动摇了上千年的儒家思想统治,没人反对才奇怪,太子出来反对更不奇怪。

    孟小小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只是招了招手,叫长子若麟过来,“若麟!”

    “娘!”若麟扯开弟弟拽着他衣服的手跑了过来,“娘叫儿子何事?”

    “你替娘跑一趟腿,叫你诸葛母妃过来。”

    “……好!”跑腿的事本来该是宫人的活计,孟小小却有意让若麟跑这一趟,显然是后面的话不想让他听见。

    “儿子去了。”他躬身施礼,转身又向云雀失礼,“云雀姐姐,若麟出去做事了,姐姐再会。”

    “再会。”这小子真真是个会装乖的。

    “你觉得若麟如何?”

    “是个好孩子。”

    “他与小虎比呢?”

    “自然都是好的。”

    “小虎入宫做他的伴读如何?”

    “这……”

    “本来呢,你已经在宫里了,你母亲身边只有你姐姐跟你弟弟,我不该开这个口……”

    “干娘这是哪里话来,小虎能入宫读书是他的福气,只是他生性跳脱顽皮,我怕他带坏若麟……”

    “若麟这小子也就是在我跟前乖,在外面淘得很。”孟小小笑道,“你在外多年,怕是不知若麟生母的事吧?”

    “我不爱问这些事,宫人们也不爱说。”

    “我承宠多年无孕,便选了若麟的生母侍奉皇上,想着能有个一儿半女,也算我有了后人……”孟小小对自己的目的并不避讳,“谁知她自从有孕就三灾八难的,我好不容易护着她到临产,医女说她身子骨虽弱,顺产应是无碍的,生的时候确是没事,生过之后她整日郁郁,我问她详情,她竟然说内务府派来伺候她的两个嬷嬷中的一个,常悄悄跟她说我要去母留子;另一个嬷嬷则悄悄的说皇上容不得我孟氏有子会去子留母。她一会儿担心孩子,一会儿担心自己,这才在孕中失了调养,生产时又怕有人害她,提心吊胆,生了之后才晓得我竟无害她之心,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那她是怎么去的?”

    “与我说了这番话之后,当天晚上自尽的,那两个嬷嬷也投井了。”孟小小哂然一笑,“当初给她挑嬷嬷的时候,我也是经过心腹千挑万选的,偏偏挑来挑去,挑到了这么两个货……可见皇后其心之毒,手段之高明,我身边的人现在瞧着人人都是好的、忠的,实则未必……若麟这孩子啊,是上天送给我的福星,有了他我竟有了身孕,得了二子,现如今又有身孕……这就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干娘……”

    “干娘与你说这件事,不是让你忧心干娘,只是想与你说闻氏心毒,不是小恩小惠能收买的,我出面说和,她未必领情……不过你说得对,我若是不出面,她更记恨我。”孟小小说罢咯咯地笑了起来,“那又如何?我孟氏岂是怕事之人?这次劝太子,不是为我自己,也不是为了她,更不是为了你,全是为了陛下。”

    皇后与两位皇贵妃劝太子这件事,后来被很多人编成了戏文,各有大段唱词,流传千古,故事再怎么更改都是皇后与两位皇贵妃姐妹情深,共体国是,各有贤良之处,以孝道、国事等等苦劝太子,让太子回心转意,向皇上道歉,故事峰回路转。

    也不怪后人如此编造故事,在当时人眼里故事就是这样的,大明宫里的那一家人,是天下家庭的典范,父慈子孝妻妾合睦,内里的故事,又有何人知情呢?

    惠民十策放在任何一个皇朝的中期都是极难推行的,放在皇朝的初期却是有一线生机,尤其是大康朝数十年动荡,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士人地位大大降低的前提之下。

    可就算是如此,在那一年春闱时,仍旧出现了进京的举子大面积减少的情形,尤其是文人大户江南,就算是大齐朝承认了南朝的举人功名,仍就来者了了。许多客栈的老板和靠出租民宅供举子居住维生的房东叫苦不迭。

    在冷冷清清的举子队伍里,有一位姓江名淮的举子却是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游览着京中景致。

    京城的人衣着整洁,谈吐有礼,街道宽敞干净,随处可见供人倒垃圾的垃圾筒和穿着土黄坎肩的清洁役工,几辆马车拉着树苗、花苗在街中川行,正是市政派来补种去年过冬冻死的树木,种植花苗的车辆。

    在写着官营粮行木牌的粮行外面,百姓们拿着一个本子,夹着袋子或油瓶等着买粮买油,他拦住其中一位百姓,想要看看他买的粮食,那人瞧他是举子打扮,笑着打开粮袋让他看。

    那位百姓年约四十,买了两样粮食,大袋的是玉米做的碴子,小袋的是玉米面,江淮本是南人,对这玉米碴子并不熟悉,玉米面更是不熟,可依旧能看出粮食没有霉烂,里面也没有掺沙子,“这位先生,这些粮食能吃多久?可是陈粮?可缺斤两?可有掺假?粮价几何?”

    “哈哈哈,这里是京城,没准儿排队的人里就有锦衣卫的探子,哪个敢在其中弄鬼,不瞒你说,我舅兄就在这粮行做事,他与我说这粮食是前年的陈下来的军粮,虽说不是新米,但自家吃是无差的。”

    “我见里面也有精稻米,细白面……先生为何不买?”

    “贵啊!一斤大米能换三斤碴子,普通百姓若家中无事,哪里舍得去吃?”

    “可我见刚才有一人穿着平常,也拿了稻米……”

    “他家里必定有花甲之年的老人,陛下恩德家中有花甲老人者每月可领二斤稻米。”

    “若是老人故去了呢?”

    “自是销了。”

    “若是隐瞒呢?”

    “当地自有保甲查问此事,再说若是花甲老人故去,自要办丧事,去当地户藉销户,可领票买便宜棺木、孝布等等。”

    “京中不愧是首善之地啊。”

    “诶,各地均有此政,只是推行有早晚罢了。”

    就在此时樵楼敲响报时钟,那人摆了摆手,“不与你说了,我儿学中放学,我要去接他了。”

    “你儿在上学?”

    “是啊,京中分十区二十八街,每街都有一处官学,七岁稚童既可上学,发冬夏衣裳,只收笔墨费用,每日官府供顿午膳,我那小子,上学不过七日,已然胖了许多。”

    江淮目送此人离去,不由得连连点头,他前祖做过大康朝的知府,只因不堪官场*,早早称病回乡,到了他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他靠着母亲和妻子的嫁妆读书,考中举人,对大康朝的弊端了然于心,对很多同窗痛斥的新政颇感兴趣,是啊,税收理当收最富人,难道要去压榨那些已经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苦农民?

    若是家乡也推行仁政……他望向远方,心潮澎湃了起来。

    “江兄!江兄!”远远地跑来一个同样穿着举子服的男子,男子个子高挑,身材瘦长,面色微黄,鼻尖略有几个麻坑,此人姓赵,名子初,同窗戏称他为赵麻子,长得普通却有内秀,颇有文彩,然而数理却不通,这次进京科考一路上与江淮同行,每日都要向江淮问题。

    “赵兄,我不是让你在客栈等我吗?怎么?有事?”

    “我是躲出来的。”赵麻子擦了擦汗,“江南会馆的人实是烦人得很。”

    “他们又请你去会馆住了?”

    “临行前,我父亲千叮万嘱,让我不要与会馆那些个人来往,那些人心怀叵测不说……朝廷……”赵麻子压低了声音,“朝廷对他们也多有防备,与他们关联深了,恐会吃不到羊肉惹一身骚。哼!说来可笑,当初南朝皇帝让他们交税,捐军饷,他们又哭又闹地骂皇帝与民争利,说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如今就算背地里骂皇上,哪个敢少一分税款……真应了我奶奶的那句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此一时,彼一时啊。”江淮笑道,“对了,我临走时出的几道题,你可答出来了?”

    “唉……别说几道题,半道题也未答出啊。”

    “要依我看,你不必着急,所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你算术不成,律法一门却记得扎实,若考不上进士,也可以考明法科,日后做个法官啊……”法官是一个新词,现在官衙不再审案,只负责政务,民案刑案皆归“法院”管,从官员选拨中熟知律法者转做法官,有趣的是第一拨“法官”,都是这几年春闱的明法科出来的,朝廷缺人,赵麻子若是过了明法试,过一年半载,主一县民刑两院是寻常事。

    “法官?”

    “陛下行两权分立之事,主一地之法,未必差与主一地之政,赵兄又素来厌恶那些个不平之事,正好做个青天大老爷。如今明法一科应考者少,正是赵兄的好时机。”

    赵麻子思想许久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