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回到三国打天下最新章节!
李强急忙道:“谨尊大人之命。”然后两人一起进了刺史大厅中,其他众人也跟着进了大厅,在下边站好。
看众人都已经准备好了,于是李强对老刘道:“吾皇有旨,请涿县侯、护乌桓校尉、幽州刺史刘备接旨。”
老刘急忙跪倒在地道:“臣刘备接旨。”后边的众人也都在老刘身后跪倒听旨。
那李强从怀中取出圣旨,打开对着下边的老刘等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涿县侯、幽州刺史刘备平定幽州境内乌桓四部,令蛮夷臣服,为我大汉立下不世战功,刘备身为我汉室宗亲,理当封赏,封刘备为沮阳公,继续担任幽州刺史之职,同时免去其护乌桓校尉之职,另任命刘备为我大汉护鲜卑校尉之职;另有乌桓部落领丘力居,深明大义,为乌桓回归大汉,立下大功,追封为乌桓大王,其子楼班,封为乐亭侯,食七百户,其余幽州有功人员,俱行封赏,由幽州刺史府自行决定,钦此!”
听李强念完了,众人心中都很高兴,圣旨中不光有对刘备的封赏,还有对丘力居、楼班和其他有功人员的封赏,只不过幽州刺史府早就根据个人的战功,对众人进行了赏赐,现在等于是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也可以说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老刘忙道:“多谢吾皇
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行过叩头大礼之后,从李强手中接过了圣旨。
李强先对老刘道:“恭喜刘大人了,今后您就是沮阳公了,这可是我大汉几十年来少有的荣耀,只要大人能继续为我大汉建功立业,估计下一步大人就该封王了,到时候我还来给您颁旨如何?”
老刘忙道:“李公公说笑了,为我大汉尽忠,乃是备的职责所在,绝不是贪图陛下和朝廷的封赏。”
其他众人也纷纷向老刘道喜,荀攸对老刘道:“主公,上次陛下封您为护乌桓校尉之后,您便带着我们把乌桓四部平定了,这次陛下可又封了您护鲜卑校尉之职,看来陛下对您的期望很高,您肩上的重担可不轻啊。”
老刘也知道灵帝任命自己为护鲜卑校尉的深意,不过这也是自己的志向所在,只是鲜卑与乌桓不同,实力相差很大,不过今年的鲜卑看来境况也不是太好,目前他们的大王檀石槐已经病入膏肓,没几天活头了,所以鲜卑内部各方势力都在积蓄力量,估计等檀石槐一死,鲜卑内部各方势力为争夺鲜卑大王之位,必起内讧,到时候也就是自己的机会了,只是鲜卑的疆域广阔,即使自己能把鲜卑势力消灭,那也不是一年半载所能完成的。
圣旨传完了,李强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于是李强对老刘道:“刘大人,我这次来传旨的任务已经完成,另外,宫中的郭常侍和张常侍都让我给您带个好,还有就是您的皇侄还问我您什么时候能回洛阳,他还惦着和大人学些武功呢。”
“这次真是辛苦李公公了,我先派人送您会馆驿休息,另外我还有份礼物送给公公,也请您给宫中的两位常侍大人带些东西过去,您看行吗?”
“刘大人太客气了,我是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让刘大人破费了,这边的事情已经完了,我明天就要返回洛阳了,大人有什么需要我办的,尽管张口,我可是愿意给大人帮忙的。”太监李强得了好处,眉开眼笑的对老刘道。
“好说好说,我没有其他的事了,不过还是多谢李公公了。”
老刘把李强一直送出府门,看到李强上了车他才返回大厅,继续与众人商量幽州的公务。
既然圣旨中有对丘力居的追封,几人商议了之后,决定近日派田丰带着蹋顿、楼班二人返回辽西阳乐,将朝廷对丘力居的封号追授给他,以显示朝廷对丘力居之死的重视,相信有了对丘力居的追封和对楼班乐亭侯的封赏,也会令丘力居部落的乌桓族人对大汉心存感激,更快的把自己融入到汉人之中。
另外就是为几位太监准备好礼物和黄金,这也是让他们一直支持老刘的动力,虽然这些人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老刘所做的这些事情才能得到灵帝和朝廷的同意,因此现在一定要哄着他们,让他们支持自己。
处理完这些事之后,简雍也把自己这次去青州的情况向老刘做了汇报。
青州刺史焦和看到老刘的书信之后,当然有些心动,但是每年一百万大钱也并没有让他马上答应,待看到简雍带给他的礼物后,焦和的态度大变,要知道那几件礼物虽小,但每一件的价值就差不多抵得上一年的税金了,另外再一想如果幽州在青州建造了港口码头,那将来往来两地的客商便会大大增加,而青州也会因此得到大量的好处,所以焦和基本答应了老刘的要求,可以把东莱或东牟的港**由幽州来负责建造和管理,但所有费用均由幽州负担,至于每年一百万的税金,头三年可以如此,三年之后,每年增加为一百五十万大钱,另外对幽州在港口
用于维护治安的驻军,焦和也提出了人数的限制,毕竟那里是青州的辖区,因此港口守军不得过一千人。
看来简雍这次没有白跑,而老刘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将来真的天下大乱了,那自己就可以借着控制了港口的便利条件,迅派大军前往青州,那里虽然并不富庶,但毕竟人口稠密,比起地广人稀的幽州人口多了近一倍,而且只要有了大量的人口,才能有足够的兵源和精兵,也才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接着老刘便和几人商议了一下前往青州建造港口码头的事情,经过商议,决定将码头的位置设置在东牟,这里便是后世的烟台,作为港口的天然条件好于东莱,另外派已经在下边锻炼了一段时间的田楷前往青州,全面负责幽州今后在东牟的所有事务,至于修建码头的民伕,则从当地招募,幽州这边只要让田楷带着五百名轻骑兵、一部分已经掌握了码头建造技术的工匠和管事过去就可以了。
商议已定,由荀攸派人去代郡召回田楷,并安排他前往青州的诸般事宜。
想到自己回来的主要目的,老刘便带着戏志才、荀攸和田丰来到自己的后花园中,看看那里几种作物的情况。
现在已经是九月上旬,正是农作物收获的金秋时节,今年的好年景加上那些农民和园丁的精心照料,估计这三种作物都会大获丰收。
那两位负责为老刘中庄稼的农夫这几天也在等老刘呢,按他们的观察,现在这几种作物都已经完全成熟了,但没有老刘的指示,他们也没敢轻易收割,今天看到老刘带人来了,忙上前给众人见礼。
先和众人把那些架栽红薯看了一遍,结果令众人大喜过望,只见那一亩地的红薯藤蔓弯弯曲曲的爬满了搭在上边的架子,而藤蔓上到处都结满了比大人拳头还要大不少的红薯,估计单个红薯的重量都在一斤以上,他们看到几个特别大的竟然有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看重量至少有三四斤,老刘让两个农夫自己估算一下,这一亩地今年产了多少斤红薯?
那两个农夫因为天天围着这几块地转,因此也大概估算过,他们觉得结的红薯怎么也能有五六千斤了,但当时刺史大人说亩产是两千斤,看来是大人记错了,现在这亩红薯的产量已经远远过大人所说的数字了,于是他们便把这个数字告诉了老刘。
竟然有五六千斤,看来自己是记错了,不过还是等采摘完了,用秤称一下才会知道准确的数据,于是老刘要他们明天就带着府中的园丁开始采摘红薯,看看到底能有多少斤,另外采摘红薯时,不要把红薯的藤蔓损伤了,这些藤蔓可以像葡萄藤一样,采摘完红薯后盘起来堆在地上,然后用防寒之物包裹号,到了明年可以继续结红薯,而且明年除了可以用育苗的方法种植红薯外,还可以从这些藤蔓上直接割苗,而这些割下来的薯藤便可以直接种在田里,不用再通过育苗来得到红薯苗了。
看完红薯,众人又来到临近的玉米地中,此时的玉米叶子都已经开始枯萎了,老刘随手掰了一穗玉米下来,剥去外层的包皮,手中的玉米棒子足有一尺多长,而上边的玉米粒也粒粒饱满,看来这一亩地的产量不会低于一千八百斤,明年的种子已经有了,到明年春天,每个郡都分上一百斤种子,剩下的继续在蓟县种植,一千八百斤种子,估计明年可以种植至少四百多亩玉米地,这样到明年秋天整个幽州的玉米产量估计能达到七十多万斤,这些种子到了后年就可以大面积种植,而玉米真正能起到作用,也是在后年才行。
最后是那片马铃薯,老刘从农夫手中拿过铁锹,从地垄的中间深深的挖了下去,只是老刘很小心,生怕被铁锹从马铃薯上边插下去,然后从里边把土和马铃薯秧一起翻了出来,这是戏志才、荀攸等人第一次看到马铃薯,看来那时候的土地就是养分足,老刘挖出来的这几棵马铃薯秧下边带着大大小小的马铃薯足有十几个,最大的也和大人的拳头一样,估计能有七八两重,而小的就不一样了,最小的还有和鸡蛋差不多大小的,不过这几棵马铃薯秧所产的马铃薯,至少也有两斤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