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帝国霸业之崛起最新章节!
在孔子辉煌灿烂的学术人生中,他的老师并不多,但任何否定道家思想的观点都绝无可能绕过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的那道历史铁门。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流传千载,成为千古佳话。不过孔子见老子的时间、内容,历代争议非常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孔子卑礼于老子”,是道家门徒有意抬高老子地位的炒作。
另一种观点是孔子年少于老子,老子的生年具体无考,但应该比孔子大二十岁左右,老子成名要早于孔子,所以孔子向长者问道是非常正常的。二人相见的地点,没有什么争议,因为老子时任东周王室的藏室史,相当于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也是名满天下的国学大师。
孔子“适周”见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当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座而视的时候,对历史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虽然孔子见老子的史料非常多,但对于二人相见的时间则语焉不详,学界为此吵来吵去。
大致来说,孔子见老子的时间,分为几种观点:一、孔子十七岁时;二、孔子三十岁时;三、孔子三十五岁时;三、孔子五十一岁时。而第三种观点是老子最著名的学生庄子说的。其中孔子三十五岁时见老子,最为学界所认可,具体时间是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五月初一,当天发生了日全食。
从鲁国曲阜到东周雒邑,约有五百公里的距离,而且烽火四起,路上并不太平。孔子之所以执意要远赴千里之外去求见老子,有两个目的:
一是来东周观“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学习东周先进的政治礼法制度。
第二个目的,就是孔子听子路说起东周有个守藏史老聃,博学通古,且舍下有书无数,孔子急于增长见识,便开始了他人生中最为瑰丽的求学之路。
孔子见老子都说了些什么,《孔子家语.观周》和《庄子.天道》对此均有详细记载。《家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道,实际上是在老子诉苦,说自己观于道德价值观的建议没有被当权者采纳,道行于今世颇难,孔子指的是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道德滑坡。
对于孔子的这个观点,老子用他一贯的哲学思维逻辑回答,“说者流于辩,听者乱于辞”,意思是官场中人鬼话连篇,而且擅长花言巧语忽悠百姓,而听者又往往对事实的本相不了解,容易听信他们的空头承诺。
而在《庄子.天道》中,孔子和老子展开了一场关于“仁”的精彩辩论,事件的起因是孔子听说老子藏有许多图书,便来到东周找老子借书。老子并没有借书,而是要求孔子用一两个字来高度概括他所读过的书,孔子答曰:“仁义”。
“仁义”是儒家学说的精神内核,孔子一生致力于“仁义”,而“仁义”与老子所追求的“道”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仁义”侧重于社会人的精神层面,“道”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共存辩证关系,所以老子对孔子所追求的“仁义”似乎并不太认可,问孔子何为仁义。
孔子回答的也很干脆:“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
孔子话音刚落,老子就对孔子的仁义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老子不认同仁义是人之本性的观点,他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孔子所谓兼爱无私,实则有私,孔子要爱天下所有人,实际上是希望天下所有人都爱他,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老子反对孔子的仁义论,并不代表老子反对仁义本身,只是道、儒二家对仁义的理解不同所致。老子的用世哲学还是“无为而无不为”,仁义也是如此,老子反对的是刻意赠予别人仁义,因为这违反了天道人性。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就明确提出道家的仁义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真正的仁爱是天性流露,而不是化装表演舞会,戴上仁义的面具就能欺骗观众。儒家最喜欢宣扬仁义德政,而在老子的用世哲学中,“不以德者自居,不以仁者自居”,才是德与仁的最高境界。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子在东周雒邑逗留的时间不会很短,他应该和老子进行多场学术上的切磋和辩论,老子以长者的身份多次告诫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从《史记.老子列传》记载的这段话来看,孔子的用世思想过于激进,恨不得一日变换城头大王旗,这是老子所反对的。在老子看来,孔子的世俗心太强,不是能和他谈天论道之人。
而根据近代大学者胡适的研究,老子和孔子都是儒家学者,只不过老子抱守旧儒,孔子推倡新儒。“孔子和老子本是一家,本无可疑。后来孔老的分家,也丝毫不足奇怪。老子代表儒的正统,而孔子早已超过了那正统的儒。老子仍旧代表那承顺取容的亡国遗民的心理,孔子早已怀抱着”天下宗予”的东周建国的大雄心了。”
从某种角度来讲,胡适说的很有道理,比如老子的政治思想相对略比孔子保守一些,甚至更进一步说,老子才是西周礼教宗法思想(即周公之儒)的正宗传人,孔儒不过是从周公之儒引申出来的新儒家学派。
不过胡适贬低性的认为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历史进步的拌脚石,企图将历史拉回到原始初民的社会状态,实在是有失公允,因为孔子要把社会拉回到西周礼不崩乐不坏时代的心情,比老子还要迫切。
老子是说过“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道德经》第三章)”但这句话并不能成为老子开历史倒车的证据,否则儒家经常挂在嘴上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当何解?
老子说这句话的前提是统治者“不尚贤(钱财),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里所说的“知”,指的是智慧,而不单纯指的是知识。统治者首先要做到不贪利货,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全民不贵财货的道德价值标准体系。统治者贪婪,整个社会都会跟风。底层民众由于剥削制度的限制,得不到一块蛋糕,只能逼着他们去反抗。
老子在第三章的最后还提到了“为无为,则无不为矣”,这里所说的“无为”,是劝告统治者不要贪婪,尽最大可能让利于民。你不希望子民做的事情,你自己首先就不要去做,否则上行下效,社会稳定是无从谈起的。
胡适把老子和孔子捆绑一起销售,甚至让老子替孔子抵挡来自墨子批判儒家的枪子,实际上老子与孔子的三观是有很大不同的,不能简单的将两位思想家混为一谈。孔子对老子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是一些激进儒学者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等到孔子在老子混了几顿饱饭后,要离开雒邑回鲁国了,老子在城门前送孔子返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子对孔子的优缺点已经了如指掌,孔子年轻有为,但对过于追求浮名浮利,在黑暗混沌的官场上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老子送给孔子几句发人深省的警言:“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老子教育孔子,做人要低调,不要以为地球是围着自己转的。
表面上讲,老子讲的是消极的为人处世,但其中却包含着积极进取的因素,老子说过:“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可从来没说过无为就是消极避世,只不过取天下各有道,道道不同而已。
孔子此次适周求道,收获颇丰,以至于他在离开雒邑时,深深地长拜老子,“敬奉教”,并把老子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称老子为“龙”,而龙,世界上只有一条。
孔子的伟大就在这里,对于不同于自己的学说有着出自本能的敬重,孔子并非完全接受老子的说教,但不能否认的是,老子的淡淡数语,却对孔子思维的开拓有醐醍灌顶之感。《孔子家语》把孔子后来收了学生三千,归功于老子,“(孔子)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对老子来说,孔子只是他绚烂而如迷雾般的人生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孔子继续寻找着自己的梦想,而老子还要在无数的史籍卷宗中追求着对一般人来说并无多少实际意义的“道”。也许除了老子,没人说得清“道”到底是什么。
老子的“道”,并非某些人所贬低的不食人间五谷,脱离地气,更不是什么“神棍哲学”,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用世哲学,不能把出世的道家思想和追求有为结果的“道”本身简单的混为一谈。
老子不是天文学家,每天都在数星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每一个有为于世的哲学家或思想家都必须面对的。至圣如孔子,也对颜回说过:“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后世对老子的研究,过多的集中在老子的哲学思想,总在茫茫宇宙中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却往往忽略了老子的政治思想,其实老子也是站在地球的表面上看待宇宙天象,人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