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神鸟的由来

奋发的青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军阀最新章节!

    作为徐州士人的代表,陈珪无论是年纪还是威望都摆在那里,所以很多时候,陶谦在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都会征求一下陈珪的意见。

    陈珪虽然老迈,但却不是一个墨守成规之人,不然当初陶谦上任之际,他也不会率众迎附,虽然他也有保全家族念头,但他更懂得如何迎合大环境。

    在他看来家族显然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豪门家族要想保全,首先要占着大义,其次则是依附一个强大的实力,再则拥有一支自己的力量。

    这三点若是都违背了,那么也就离取死不远了。大义就是对朝廷尽忠,以前陈家是依附陶谦这个徐州刺史的,包括现在陈珪也并没有完全违背这个原则,不过因为陶谦年岁的增长,以及表现出的一些执政理念,与陈珪有了矛盾,所以陈珪才渐渐起了扶持一个新的代表人物。

    而韩烈的出现,显然是附和他的要求,扶持与依附对陈珪来说兵不冲突,眼下韩烈显然不值得自己依附,那么扶持就是最好的选择,若将来韩烈成长起来,那么扶持也可以转变为依附。

    陈珪不是没有想过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但主要是他发现家族子弟之中,并没有人具备统帅的英豪,既然缺乏这样的人才,却仍然勉强建立这样一支军队,结果只会引起他人的猜忌,还会引来他人的窥视,这在陈珪看来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面对陶谦的询问,陈珪微微抬头,席地而坐的他挺了挺腰杆,露出疲惫之色的双手作揖道:“吾没有意见,徐州的安定关乎百万徐州民众的安居,既然韩子扬是个不安定的因素,适当的削弱也不是不可。”

    “嗯,此事就这么办,立即着人前往开阳,许下好处,让臧霸出兵拦截。”陶谦的耳根软是出了名的,虽说他性情温和,但他却向来重名士而轻寒族,从他在徐州任官以来,重用世族望门子弟就看见一般。

    凡是世家望门子弟,陶谦几乎不论才华,一律任官启用,至于寒族子弟,任你才华横溢,也难有出头之日,在看他的议事堂上,曹家王家子弟个个显贵,尤其是曹豹兄弟数人,个个昏聩无能,却都占据要位就可见一斑。

    在看治下的第一文官王朗,此人虽然是经学大师,颇有才名,但此人除了引经据典别出一格外,无论是谋略还是政才都与他的名声不符。

    更重要的是陶谦虽然重用王朗,可王朗的心中却是对汉室怀有忠义之心,在陶谦座下为官,不过是作为他的进身之阶罢了,他的志向可不是做一个幕僚,而是在朝堂上,或者执掌一州郡之地。

    而针对韩烈,倒不是他的私心,作为一个经学大师,学识王朗还是有的,在他看来韩烈所作所为,比之昔日的臧霸等泰山群寇,图谋无疑更大。

    聚民众,收民心,筑坚城,练精兵,这样的人假以时日,必为枭雄之辈。作为一个汉室的铁粉,他自然是不想看到韩烈这样人物崛起,所以趁他崛起之时,顺手把他给打压下去,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陶谦在做出决定之后,这次刺史部的会议也随之散会。离开之后的糜竺,犹豫再三,始终无法做出决定,要不要派人通知韩烈,陶谦已经做出制裁他的决议。

    回到府邸之时,糜芳见大哥愁眉不展,遂跟着他进了书房,问道:“大哥,何事如此烦闷?”

    “韩子扬有麻烦了。”对于弟弟,糜竺倒也没隐瞒。

    “那可如何是好?咱们现在跟他可是有数千金的生意往来,现在他们的商队重心,可都在利城往返,再说小妹也还在利城,若韩子扬一出事?咱们势必受到连累。”糜芳一听,脸色也是大变。

    “子方,依你之见,我们该不该知会他一声?”糜竺沉吟之下,心中隐然有了决断,但嘴上却还是有着一分迟疑。

    “可韩子扬如今人在何处,我们都不知道,如何知会?”糜芳迟疑道。

    “利城留守的徐校尉,必然与韩子扬保持着联系,只要我们把消息送过去,他应该能够安排好的,若真出什么差错,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了。”糜竺坚定的道。

    “那好,我这就让人用密信通知小妹,让她去安排吧。”糜芳点点头,对于大哥的决定,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从小到大,糜竺做出的重大决定,都从来没有出差过,这一次糜芳相信大哥既然选择韩烈,那么显然不会是一次冲动。

    同样在郯城的陈珪别院内,陈珪回到府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返回书房,给儿子陈登写了一封迷信,让快马连夜送去了淮阴,此时的陈登已经上任淮阴县令一职。

    陈珪这封密信内容,同样是一封泄密信,之所以送给儿子陈登,自然是因为陈珪不想让人知道,他做出的决定。

    淮阴城距离利城快马加鞭不过一夜路程,接到密信的陈登,立即派出心腹,把密信送去了利城,以至于徐州刺史府内的做出的决定,仅用了两天便送到了利城留守的徐荣手上。

    接到消息的徐荣,立即召集典韦都尉国渊,以及县丞王豹三人,准备商讨应对之策。而在之前,徐荣却通过韩烈数日前,派人送来的一只雀鹰,把这封绝密文书,传递了出去。

    仅仅一天时间,刚刚出了琅琊郡的韩烈,就接到了雀鹰送来的文书,获悉陶谦竟然还是对自己生了嫌忌,并有意督促臧霸等泰山群寇与自己相争时,韩烈轻叹一声,苦笑的自忖道:“都说陶谦是个老好人,可谁又知道,这老小子没到绝境的时候,可也是个一方豪杰好不?”

    “主公,这雀鹰可是个好宝贝哟,数百里之地,仅仅一日时间,消息就传递了过来,若是人力传递,没有三天根本送不来,而且沿途还要规避巡哨检查,有了这雀鹰,军情传递,那可就是转瞬即到,这对前方的指挥机动可是有着惊人的效果啊。”当初张瑶归降之时,把她们训练的五只雀鹰一并带了过来,当初韩烈就意识到这几只奇怪的鸟类的珍贵,所以就派人给徐荣送去了一只,作为传递消息之用。

    这雀鹰身体也就一只拳头大小,通体毛发呈灰褐色,嘴巴尖锐,飞行迅捷,能够一日飞行千里,能够敏锐辨别来回的方向,双爪锋利,能够捕食野鼠田鸡以及小型蛇类,喜欢吃肉,别看他们的体重不足两斤,但一顿能够吃下超过体重的肉食,同时也可以保持一天一夜可以不吃任何食物而继续飞行。

    这雀鹰韩烈在后世并没有见过,不过从形体和吃食来看,应该属于鹰科,有点像后世的鹰隼。

    但这几只小家伙却是颇有智慧,除了张瑶帐下的六个女武士以及张瑶本人外,别人根本指挥不动它们,喂食也不吃。

    用张瑶的说法,这五只雀鹰,她们几个可是花费足足一年半的时间喂养长大训练的,当初在太行山为了捕捉这些幼鸟,她们姐妹一共死了三十多人,一度捕捉二十多只幼鸟,但真正成活的就这五只鸟。

    之所以张瑶她们会选择驯养雀鹰,也是因为据他父亲遗留下的《太平要求》古卷上有记载,说女娲山有神鸟,能日飞千里,能够辨别方向,听懂人言……

    当初张瑶也是意识到这雀鹰的价值,而正好当初张角在巨鹿兵败病逝,张瑶带着一队黄巾力士和女刺客在太行山山中避难,恰巧遇到雀鹰,才知道书中记载的女娲山,怕正是太行山山脉的一座。

    看着张瑶和貂蝉带着雀鹰离开大帐的背影,徐晃吃惊的惊叹道。而大帐内的赵云、典韦、太史慈等人也是一脸异色,如此神奇的鸟类,他们也都是第一次见识。

    就连郭嘉也是目露精光的赞道:“有此神鸟,胜过雄兵十万矣。”

    郭嘉这话虽然有些夸大,但却并不是没有半点根据,要知道在古代,行军打仗最大的困难,往往是无法最快的把军情传递下去,甚至有时候两军迎面撞上,方才敌人到了面前。

    别说在古代,就是后世,第一手的信息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商业上,都是无可估量的价值。

    就好比现在,陶谦做出决议后,派出的使者还未赶到开阳,远在琅琊的韩烈,却已经接到了消息,这就等于抢到先机,接下来他自然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此事。相反若没有雀鹰传递信息,只怕等到韩烈知道消息时,臧霸等泰山群寇的军队,已经杀到了他面前,主动做好迎击准备,比被动迎敌的胜算无疑要大上一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