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写一张明信片寄给谁

曾敏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让我在路上遇见你最新章节!

    我最想和谁一起虚度时光,谁就是那个我最愿意在旅途中为他写明信片的人了。

    一直都没有在旅途中写明信片的习惯,尤其在欧洲。一张明信片通常两三欧元,再加上邮资,是让我觉得特别没有性价比的事。同样的钱,还不如去书店淘一对漂亮书签送闺密。

    当然,我手头上还是收藏着一些明信片,最远的一张来自南极。大概七八年前,当时去采访即将去南极的黎宇宇,他从报社老总的位置辞职后,自己搞了一个科考探险俱乐部,采访结束后想了半天,跟人家说,可以寄一张明信片吗?黎宇宇满口答应,我也认真地写了地址给他,可是直到两年后在另一个场合偶遇,问起明信片,他急火火地对我说:“地址没带上,就寄到自己的公司了,已经到了呢,下次给你。嗯,只拖不欠只拖不欠。”

    这个“只拖不欠”,好像一下子又拖了两三年,还是后来他找公司同事重新问了我的地址,再次寄了给我。对于这张如此遥远又如此辗转而得的明信片,珍视是必然的,所以至今它仍然放在我办公室的桌上,偶尔抬头看看,就会觉得,世事是如此的奇妙呢,七八年前哪里敢去奢想自己也可以去南极啊,可是现在,我也成了那个使劲忽悠朋友们一定要去南极的人了。

    去年12月在南极船上的10天,主办方一再告诉大家,可以在洛克港寄明信片,也可以把明信片交给船方代寄,而且,洛克港的邮戳居然也被万能的主办方借到了船上。更重要的是,主办方还特别印制了本次南极团的限量版明信片,上头赫然有“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南极”的字样,每个人有5张呢,那么,为什么不寄?哪怕听说送达率还不到50%,可是,这里是南极啊,此生还有可能再来第二次吗?

    我把5张明信片认真地摊在床上,想:它们应该给谁?

    第一张当然是给儿子,我写了一句话:“以后你必须要来南极看看。”当“必须要来”这个概念一旦以文字的方式存在之后,在极地本已变得很浆糊的脑子,就再也想不出其他的字词了,于是,另外4张给朋友们的,一律也都是“必须要来”,最多加几个诸如“带上小馒头来”这样的字眼。第一次如此郑重地面对即将从最遥远的地方寄回中国的明信片,想来想去,真的,什么话都不如“必须要来”这几个字贴切。可就是在如此郑重其事的情况下,我竟然把申请要明信片的杭州朋友姜贤正的名字写成了广州朋友姜中星,而且丝毫不自知,想到人家说明信片的到达率不到50%,还很二地专门跑到房间外面的露台上,举着明信片,在南极冰山海洋的背影下拍了照片,心想:以此为证吧,不管到不到,反正我是寄了呢。直到后来,我将这照片发到微信上叫人家来取证,可怜的杭州老姜一见之下号啕惨叫,我这才发现写错了名字,而广州老姜至今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件和他有关的乌龙。

    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自己笑一阵,然后想:什么时候让这两位老姜认识一下呢。

    还是有很多朋友保持着在美丽的旅行地为朋友写明信片的优良习惯,并且不计成本,比如我的红粉女友良艺。她跑去英国旅行,不过十来天的假期,却几乎走一路写一路,最后她终于叫起来:“再写下去,真要破产了。”而我,最终竟然收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4张,每张明信片都是赤裸裸的勾引啊。实实在在地握在手中,我心里默默发着誓:有一天,我也是要去的。当然,我一定不会像她那样,不惜以“破产”的方式给朋友们写明信片。

    偶尔也会主动去要一些向往很久的地方的明信片,这种情形,一般都是朋友们在微博微信上吆喝,要寄明信片了,想要的赶紧给地址。那天看到彪哥在西沙群岛一吆喝,就二话不说地给了地址。而他不说话,我也不追问,一星期后,来自西沙群岛的明信片已经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我静静地端详半晌,没有去过啊。叹一口气,想起那里也曾经是我的梦想,原因竟然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小时候会唱的名叫《美丽的西沙》的歌。

    可是,我还是想成为那个可以给朋友们寄明信片的人,这将意味着,我会是那个一直在路上的人。这样的奢望强烈到让我最终成为一个不喜欢写明信片的人。旅行中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分享,明信片当然也是分享的一种,并且还很文艺,可是,我在这件事上就是很拧巴。我总是很小气地换算着汇率,计较着是否可以真正送达。如果有一天真的可以环游世界,一年半载都在外面无所事事地游荡,那么我一定会特别乐意写明信片——坐在罗马许愿池边的台阶上,一字一字地写下老友李元胜的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是的呢,旅行是正确而美好地浪费时光的方式,在我看来,也就是在虚度时光了。那么,我最想和谁一起虚度时光,谁就是那个我最愿意在旅途中为他写明信片的人了。